近日因工作原因去了趟新余市分宜县,未成想却在那片乡野田间邂逅了赣西最大的围屋——邓家围屋。这座赣西的“客家土楼”更让我了解到了一位乡绅土豪的发家史。
湖泽尚睦村中的邓家围屋静卧在此已有数百年了!
站在鹅头飞翘的八字形门楼内,感受着门梁户对上传来的丝丝历史遗存,倾听着屋内老人的婆娑私语,那股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神秘感油然而生。通过和围屋里的住户们深聊后,邓家围屋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而我对那位邓家主人更是肃然起敬。
鹅头飞翘的八字形门楼外,斑驳的墙体述说着它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邓氏先人邓廷焕携子邓勋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迁居于分宜白田村,并在袁河两岸做油生意发家致富。邓廷焕过世后,邓勋携三子邓成章、邓锦皋、邓锦彪从白田迁居尚睦,继续做油生意。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邓勋第三子邓锦彪以三兄弟的名义建造邓家大屋,因邓锦皋早年去世,邓成章此时也已56岁,三兄弟又未分家,因此一切事务都由老三邓锦彪操持。起初只建了三进房屋,取名三立堂,寓意三兄弟事业有成、卓立天下,而后不断扩建逐步有了如今的模样。
推开大门,乡绅豪门的肃穆感扑面而来。
如此大厅方显大户气派。
房内的木雕虽已遭到破坏,但依旧不能遮掩豪门的奢华。
走进这座历时14年建造,外如龟形、形如花瓶的大屋,既有福建围屋的宏伟,又有赣州客家围屋的风格,更糅合了赣西地区祠堂建筑的古朴。围屋位于湖泽镇尚睦村中心,挺立在尚睦村青山绿水之中,虽已墙体斑驳,“容颜”衰老,但仍在对人们述说着昔日之宏伟!
从高空俯瞰的确很像一个花瓶。
邓家围屋又称邓纯雅公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占地4324.32平方米。四周以砖墙围绕,从外面看,有如一个龟形防御堡垒;俯瞰整个建筑,则如一个花瓶,极为独特,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围屋结构有很大区别。
不同于其他围屋的结构,注定让它别具一格。
在很长一段时光里,邓家围屋是邓氏族人繁衍生息的乐土,是保护他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堡垒。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成为围屋最直接的保护者与传承人。通过与围屋老住户的口里了解到,早年的邓家围屋非常热闹,最多时居住了28户人家。也正是得益于聚集在这里的众多邓氏子孙,邓家围屋才免于在“十年浩劫”中遭受更大的破坏。
围屋中的祠堂依旧是邓家子孙们祭拜的圣地。
从这些荒废的绣楼过道中你是否感受到了当年的热闹呢?
斑驳的墙体述说着它的沧桑。
时至今日,年久失修、居住条件不完善的围屋已经“围”不住年轻一辈对外界的好奇与渴望,他们陆续搬出围屋,或到外地工作,或另外盖房居住,坚守在围屋里的只剩下寥寥几户老人和小孩。这座曾经承载着邓氏族人深厚希冀与祈愿的围屋,就这样一日日沉寂下来。尽管历史已绝尘而去,但邓家围屋早已把它凝固成永恒,触摸围屋,我们仿佛摸到了客家历史的体温。
寥寥几户的人家也是紧闭着木门。
穿过三个大厅,上三层台阶便来到了龙厅。龙厅楼分两层,下层设为私塾,是邓氏幼年子弟读书之处。这里命名龙厅,无非是取自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意。环绕龙厅与上厅是一座绣楼,为邓氏未婚女子居住的阁楼。如今绣楼已陈旧破损,站在绣楼下,仿佛依稀听到少女们的欢笑和叹息声。试想,这里生活的一位位女子的人生历程又是如何可歌可泣?但归结到底还是那个时代决定了她们的一生。
龙厅
站在绣楼过道内,仿佛依稀听到少女们的欢笑和叹息声。
在这个院落里曾经有多少令人陶醉故事发生啊?
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又要如何才能活出精彩来呢?成长是一场冒险,总要学会自我蜕变,生活要你拔掉身上的刺,环境要你磨平心中的锐气,你若不愿意就拒绝,生活始终是自己的,怎么开心怎么来,外界的环境和他人的评价仅供参考,无需照搬全用,懂得活出自己才能拥有未来,懂得冷暖自知才能有底气的活着。或许就如当年的邓家围屋主人,在耗费巨资和14年的光阴期间必定招来了诸多不解,但就是这份坚持却换来了邓家围屋百年不倒的传承。
邓家世代的坚持换来了邓家围屋百年不倒的传承。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分宜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蔡涛 更新: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