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田园“好风景” 乡村振兴“新画卷”
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昌吉日报记者 郑丽媛
看山、望水、寻乡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这一美好生活需要,如今,在我州广袤乡村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正在亲身经历这样一种革新:山野风光、农耕劳作、田野果园、农家屋舍,这些在农民眼中最平常不过的乡土风物,如今与旅游业融合在一起后,不断迸发出新活力,正在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逐渐绘制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旅游+助力农业现代化
产业兴旺添动能
当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看看我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就可以找到答案。
6月28日,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种植大户汤林文打造的采摘园内,一大片草莓地上布满绿叶红果,农户们正在将一筐筐鲜红诱人的草莓搬到卡车上,汤林文来到地头摘了一捧给记者品尝,入嘴酸甜可口,十分美味。汤林文自豪地说:“我们这紧靠车师古道景区,依托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我们根据游客的需求搞了采摘园,很受欢迎。这几年我通过不断试种、调整草莓新品种,种植的草莓口感更好。再通过游客把我们的名气打出去,一些市场批发商还主动找我呢!”
汤林文说,通过旅游业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这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创新。正如他所说,如今,我州正通过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实效,破除农业发展瓶颈,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当农业与旅游业碰撞融合,谁能想到,农业生产场景也能成为观光旅游的“好风景”,并能创造出更多价值。
位于昌吉市滨湖镇的朗青休闲观光牧场,是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于2014年打造的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休闲观光示范牧场,企业主要通过养殖奶牛生产鲜牛奶、分割牛肉和奶制品,同时将奶牛粪便干湿分离后加工处理成有机肥,用于牧场果蔬种植,形成循环农业产业链。
8月8日,记者走进这家牧场,依次参观了奶牛展示区、自动化挤奶车间、奶牛科技馆、蔬果采摘基地等,了解了现代化科学养殖奶牛、循环农业产业链等内容,结束参观后还品尝了企业生产的奶制品,在开阔眼界、农事体验、美食品尝等方面都深感值得一游。
据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周靓介绍,观光农业具备很好的科普教育和游玩价值,也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观光牧场开业以来,很受游客欢迎,一方面为我们增加了旅游收入,另一方面对我们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推广品牌、开拓市场都很有帮助。”周靓说。
在我州,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载体,农业现代化和旅游服务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所迸发的“绚丽火花”,正在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至2020年,我州将打造建成10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使休闲农业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形成天山北坡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旅游+带动农牧民增收
生活富裕有门道
7月1日,奇台县半截沟镇,湛蓝的天空与绵延的丘陵融为一体,片片浅绿、深绿、黄色的田野高低起伏,清风拂动,麦浪滚滚。常年生活在这油画一般乡野风光中的江布拉克村村民史生齐,一边打理着自家农家乐小院里长势喜人的蔬菜,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没想到我们农村里的这些乡野风景和土特产如今竟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也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我2008年开农家乐以来,游客、艺术家一批批地来我们这吃饭、住宿,还买些土特产回去,一年下来收入比种地翻了几十倍呢!”
和史生齐一样,如今我州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充分享受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红利,实现增收、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州以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游、打造新疆重要的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基地为目标,依托乌鲁木齐这个全疆最大的客源市场和石河子这个区域中心城市,相继出台了财税、土地、投融资等多项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民宿、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目前已建成自治区级星级农家乐146家,非星级农家乐接待点577家,乡村旅游民宿165家。
今后我州将在三年内引导和支持3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并持续加强农旅人才培训,到2020年,农业旅游带动农村新增就业达到10万人,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不断加大旅游富民力度。
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气象新
留得住游客的乡村旅游,一定是能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
在这一方面,木垒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开办民宿的村民闫向斌深有感触。他说:“民宿要想留住游客,就要做到各个环节都给游客好的享受和服务。好风景、好生态是主要因素,同时干净漂亮的村容、美味的食物和好的服务,这些也会影响到游客对我们的评价。”
正因此,为了做好乡村旅游,近年来,我州正通过开展“美丽乡村”“扶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把乡村建设成为全域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景区”,推动乡村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月亮地村正是这方面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村投资3000万元整村推进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将民房改造为传统特色的拔廊房,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各类旅游服务设施。
走进村里,一个青山环抱、村落古朴的美丽乡村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四通八达,路边绿荫环绕、鸟语花香、路灯林立。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村落的古色古香,走进农家小院,三角形的原木屋顶、向外延伸的屋檐和黄土色的墙体,构成了一座座古朴的拔廊房。农家院外,古戏台、农耕博物馆、甚至是村委会都颇具传统民居特色。
闫向斌的民宿是由拔廊房改造而成,他在房前屋后的院里种植了成片的蔬菜、果树,供游客采摘和享用,屋内陈列着各式现代家具,家里供排水暖、通信光纤、电力管网都和城里条件一样好,屋内各个角落都十分整洁。“现在我们村不仅有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农民的素质也有所提升,把自家弄得干净卫生,把村里打扫整洁,再不像以前院里乱七八糟、乱扔垃圾、乱倒脏水。”闫向斌说:“生活环境好了,我们住得舒心,也能吸引大批游客来吃饭住宿。”
闫向斌说,开办民宿不仅使农民的生活条件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要想把民宿做好,就要会经营、有头脑,还要勤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这样才能把游客服务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农民也能变成文化人、生意人。”他笑着说。
闫向斌说,他要用心把民宿好好做下去,因为他坚信,发展旅游业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好路子。
为全面推进农村和旅游深度融合,今后我州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
在我州,全面推进旅游业和农业、农村、农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的希望正在广阔的田野上磅礴汇聚,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