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五彩滩景区。
涠洲华丽转身 明珠大放异彩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李志雄 黄宇鑫
编者按:
涠洲岛是我国地质年龄最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火山地貌景观全国罕见,素有南海“蓬莱岛”的美誉。然而,在开发过程中,涠洲岛曾一度陷入“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体验”的困境。为此,涠洲岛以争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优质景区,精心呵护海岛生态,数年苦干实干,这颗“海上明珠”的光彩日益耀眼。
据新浪大数据平台发布的《2019年4月广西旅游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涠洲岛在广西旅游景区热度指数排名中位列榜首。随着涠洲岛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水火交融,情定涠洲”的品牌逐渐打响,众多游客慕名上岛观光度假,今年1-6月,全岛接待游客74.99万人次,同比增长25.5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0.9亿元,同比增长24.15%。
1 全力打造“旅游岛”
“涠洲岛的火山奇观和旖旎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但岛上道路坑坑洼洼,路牌标识杂乱,厕所脏乱差臭……”这是数年前游客对涠洲岛的普遍评价,当时涠洲岛也面临“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体验”的尴尬境地。
面对困境,涠洲岛在国家、自治区、北海市的关心和推动下,出台了《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决定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建设集海洋文化、休闲运动、海岛养生、南珠文化、时尚生活、主题娱乐、海岛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海岛”。
涠洲岛狠抓景区建设,先后建成了南湾鳄鱼山景区游客中心、西角码头游客集散中心、海钓运动基地,完成了旅游咨询中心、特色街区、汽车营地、旅游公厕等一批旅游设施建设,按照景区最高标准对全岛的标识牌进行统一设计和更换,一批优质景区相继涌现:鳄鱼山景区、圣堂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螺口、城仔、滴水丹屏、湿地公园等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涠洲岛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建设高星级度假酒店,大力打造南湾风情度假湾、石螺湾休闲度假区、东岸国际休闲社区,休闲旅游度假海岛特色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涠洲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战,修通全长13.5公里的环岛路,串联起岛上所有乡村路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岛道路品质,尤其是三号路、北岸生态休闲路等风景道,集交通和旅游观光于一体,成为岛上的亮丽风景线。2017年5月,涠洲岛旅游区20辆绿色环保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联通涠洲岛各主要生活区域、景区景点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填补了涠洲岛没有公共交通的空白。
一系列大动作,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让涠洲岛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自治区政府公布的2017年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区)名单上,涠洲岛旅游区成功上榜。
“创特”成功后,涠洲岛并未停止向前的脚步,而是以南湾鳄鱼山景区为抓手,开启了北海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征程。两年来,投资4.8亿元完成南湾鳄鱼山景区游客中心、游览步道、红色广场、五彩路、南湾海上运动基地、标识系统、3A级旅游厕所等50余个创5A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
2 精心呵护“生态岛”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废气、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偷排、地下水超采、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涠洲岛不堪重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涠洲岛既是旅游岛,更是生态岛!”2016年5月,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科学论证,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对涠洲岛重新定位,把涠洲岛确定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海岛。保护海岛生态,留住绿水青山,成为涠洲岛人的共识。
涠洲岛近岸水域分布珊瑚礁面积近3000公顷,对维护区域内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保护海岸线等有重要作用。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工捕捞等原因,涠洲岛海域珊瑚礁受到损害,珊瑚礁修复迫在眉睫。
早在2012年,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成立,主要保护对象正是海底珊瑚礁生态系统。2013年,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站建立,4名80后、90后年轻人陆续加入管理站。6年多来,这支年轻的保护管理团队发挥聪明才智,为保护和修复这些美丽的珊瑚礁作出了巨大努力。
2018年,《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确定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体制。特别是“禁止在离岛6公里范围内捕捞”的条例,对海洋生态好转功不可没。
最新调研报告显示,被誉为海岛生态晴雨表的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恢复,海域珊瑚种类由此前探明的46种增至62种,珊瑚幼体得到有效补充。如今,涠洲岛珊瑚礁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正在扩大:形似菊花、通体粉嫩,是柳珊瑚;状似蘑菇、色成棕褐,是风信子鹿角珊瑚……
随着海域生态的改善,2018年春节过后,涠洲岛海域还发现我国大陆首例近海岸大型鲸群。今年3月,涠洲岛海域鲸鱼数量不断增加,可识别的布氏鲸已达22头。
海域生态保护成效日益凸显的同时,涠洲岛陆地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针对“垃圾围岛”,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持续加大对岛上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建设垃圾转运站,利用新工艺对海岛生活垃圾进行压缩,转运至北海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涠洲岛垃圾转运站已达到小型V类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标准,日平均处理能力25吨,垃圾处理率达97%以上,有效保护了海岛环境。
针对“污水横流”,涠洲岛建成处理能力4000吨、污水收集管总长13.93公里的污水处理厂。外围管网收集污水日处理量为500-600吨,全部污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涠洲岛正在筹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一期工程,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提标处理,以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后排至湿地公园。
3 主客共享“欢乐岛”
近年来,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民宿业,通过试点整村打造圩仔、城仔、白沙寮珊瑚石民居传统村落,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发展鼓励办法,鼓励用传统珊瑚石民居改造成旅游民宿,开展旅游民宿星级评定,把民宿建成涠洲岛新的风景和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岛上的诗意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位于涠洲岛北部的野里宅院,院子的改造既保留了珊瑚石特有的生态原始、粗粝沧桑,又融入特色民宿的现代韵味、时代气息,很好地将涠洲岛珊瑚石民居和旅游民宿特色相融,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民宿。
民宿的开办,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也为周边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以四川人符明毅开办的“秘密花园”客栈为例,入住率高,年收益达数十万。游客入住,带动了土特产品销售和餐饮服务,岛上土鸡土鸭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村民收入越来越高。
民宿的发展,也吸引了岛上居民的回流。“以前我们都想离开,现在大家又都想回来。”涠洲岛懒人小苑客栈的老板告诉记者,之前把户口迁出涠洲岛,后来看到岛上住宿需求越来越旺盛,他决定回来经营客栈。
涠洲岛既宁静,也有欢乐。南湾海上运动基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增帆船、海钓、潜水等海上游乐项目,给游客提供独特的海上游乐体验。每逢节假日,岛上举办客家民俗婚礼、文化旅游节、夏日狂欢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挖掘“咸水歌”“老杨公”等民俗文化进行舞台展演,让游客乐在其中。
旅游业的发展,给涠洲岛居民增添了幸福感和获得感。岛上,曾经漫山遍野的香蕉林逐渐减少;海上,曾经密密麻麻的渔船也难觅踪迹。如今的涠洲岛,呈现“家家户户‘渔家乐’,男女老少搞旅游”的喜人景象。
“我家以前以种植香蕉为生,家庭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这几年进入岛上的旅游公司工作,家庭年均收入达六七万元。”涠洲岛岛民阮大叔说。
涠洲岛全景。
涠洲岛精品民宿“野里”。
- 上一篇:额济纳,黑城不黑
- 下一篇:高州市深镇镇将投资6100万元大搞生态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