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密云旅游 > 旅游景点推荐 >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作者:密云旅游
日期:2020-02-11 00:39:18
阅读:

近日,河南5A级旅游景区——龙潭大峡谷公开招募投资人的消息,将这个早在2017年就宣布破产的景区,再次拉回到大众的视线中。

据相关报道显示,自2018年5月起,景区就因背负巨大的债务问题而公开招募投资人,奈何一直无人接盘,“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成为贴在龙潭大峡谷身上甩不掉的标签。而从2013年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2017年申请破产清算,龙潭大峡谷仅用了4年,着实令人感慨。

对于河南这个旅游大省而言,龙潭大峡谷倒下的背后尤其值得反思。

景区开发,资本称王?

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拼的是资源,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如洛阳,利用“九朝古都”、“牡丹花城”等文化资源,以牡丹花会为切入点,顺势发展城市旅游产业;有自然旅游资源的如九寨沟,其风光秀丽,山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而对于龙潭大峡谷而言,其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在这里,你几乎能找到教科书上所列举的所有滨海沉积构造遗迹,收获了“古海洋天然博物馆”、“中国嶂谷第一峡”等诸多美誉,其瓮谷、石龛、天碑、泥裂、波纹石、天书石、“水往高处流”、山崩地裂等地质奇观世所罕见。凭借这些,龙潭大峡谷不断吸引着人们前来观光。无奈,其交通等硬件设施的落后,极大地制约了游客数量的提升。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而龙潭大峡谷迈入快车道,是从原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林开始的,而那一时期,恰好是旅游投资拉动内需增长的年代,中国的旅游发展也从资源驱动型向资本驱动型转变。换句话说,谁重视投融资,谁擅长玩资本,谁就赢得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显然,陈建林对此深信不疑。

陈建林接手龙潭大峡谷后,便在民间筹措资金2000万元投入了景区开发建设。2006年,他又筹措到民间资金1000余万元。这些钱的用途几乎是有迹可循的:打通景区的内外交通,在基础建设上卯足了劲。

按照陈建林在采访时的原话,“只要产品做成了,市场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肯定会让老百姓受益。”所以,前期的资本投入是必须的。然而,旅游景区的建筑、设施、景观设计是需要追求差异个性的,不可过多沿用其他景区的标准化方案,但相比之下,龙潭大峡谷在这个方面的人才储备却并不突出,基建上去了,产品、管理却没有跟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陈建林过于重视资本对于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拉动,却在人才、管理等“软件”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借用其拒绝组织安排去县人大或政协工作,想要发挥余热时说的话:“到那里发挥不了我的作用,但是搞旅游开发我相信自己还是能做好的!”可以说,陈建林将发展旅游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显然,赚钱不是其追求的目标,而是想做成一个有意思的旅游项目。

实际上,中国抱有这一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风景区、古村落、城市公园、宗教旅游区等项目均可看到这些民间资本的身影。这种思潮的泛滥,对于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过去两年,中国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比重已上升至60%,但其投资回报率却十分低下,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约为7.65%,其他不入流的旅游公司则更惨,盈利水平甚至还跑不赢银行存款利率。龙潭大峡谷也属于其中之一,但其破产的原因可能还要落脚于“运营”之殇!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重投资,运营能力是关键

之前,有分析人士指出:龙潭大峡谷之所以破产,是因为“民间借贷,贷款利率过高”等问题所致。而在媒体采访时,龙潭大峡谷负责人也透露,每年的门票收入大约为7650万元,其中有5000万都用来偿还利息。然而,即便其可以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融资,参照以上旅游行业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来看,依然会入不敷出,借贷利率过高只不过是导致其破产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并非是一个“投资即可看到盈利”的领域,通常是投资时间长、回报周期也长。因而,从项目设立开始,就需要从资本、市场、产品等方面合理规划,分阶段并采用多种手段来精细化运营,龙潭大峡谷景区欠缺的恰恰是这种能力。

从投资运营的角度来看,龙潭大峡谷想要“一蹴而就”解决问题,在初步开发时就投入重金,以期建成一个4A、5A级景区,而这两个目标也先后于2007年、2013年先后获批。虽然,在金钱攻势下,景区的知名度有了,但接待用户的数量却一直徘徊在每年90万,投资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而通常情况下,景区运营管理方需首先对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额度、 投资体量、 资金比重、 成本回收年限、 产生社会效益、 经营周期等各项因素。与此同时,还要准确定位旅游景区的主体、开发节奏、战略规划、业态配比、产品组合、经营周期等,将其打造成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说白了,旅游景区也需要掌控开发节奏,建立“试错成本”机制。前期通过开发一定规模的自然景观,引导游客前来游玩,同时收取游客的数据和反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收回一定的成本,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景区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当然,这些或许还得依赖于景区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各司其职,或许会更加“专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龙潭大峡谷在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方面的投资回报节点不匹配,在精细化运营方面不到位,最后导致其背负了一身沉重的债务,最终不得不破产了之。

留游客,规划要因地制宜

如果自然景观只是单纯地看个山水,对于游客而言意义不大,除非有令游客叹为观止的景点,不然在哪儿看山、看水都没什么区别。因此,最近几年,除了在现有的自然景观之上,不少景区也开始大手笔的投入,在景区内部建设各种人造景观。

不过,很多景区在人造景点的设置与自然景观的搭配上并没有做好,龙潭大峡谷也不例外。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景区在人造景观方面,有水上游乐设施,有可供冒险的攀岩,有高空吊桥,甚至还投入巨资运营了其它景区罕见的熊猫馆。听起来似乎不错,但结果却是去景区划船的人,都比进熊猫馆的人要多。巨额的投入却没游客买单,亏损可想而知。

当然,龙潭大峡谷并非个例,在人造景观方面,最明显的当属玻璃栈道、水滑道的遍地开花。但实际上,造玻璃栈道、水滑道,对于很多景区而言并不合适。

首先,投入成本高。比如新密红石林景区建造的“世界第一长”悬崖玻璃廊桥投入3000万,驻马店老乐山景区建造的河南首个“空中玻璃漂流”投入2000万,再加上后续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可以说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支。

其次,吸引力不足。人造景观的特点就是可以规模化复制,但这样的后果也会造成许多景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乏自己应有的特色。比如说,单单某个景区有玻璃栈道,可能会吸引不少的游客前往,但是当大多数景区都有的时候,那么这个东西对于游客而言,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而这种情况下,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便是留不住游客。因而,人造景观的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景区的山水特点、物产资源等进行合理设计,以突出景区最有特色的风景为主,使游客不自觉沉醉其中。否则,斥巨资修建的人造景观,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难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创营收,旅游文化双引擎发展

如今,“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凭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魅力,想要成为大众旅游市场的宠儿其实并不难。

比如在近日知名旅游网站发布的《中国省域自由行大数据系列报告之河南省》中不难发现,河南排名前30位的热门旅游景点,几乎一半都是历史文化类景点。而其中,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近年来的旅游发展,更是成为文旅融合的代表。

不过,除了这几个较为典型的景区外,实际上真正将“文旅融合”落到实处的景区并不多。目前包括龙潭大峡谷在内的大部分景区,由于文化创新、业态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薄弱,往往很难走出依赖门票收入的困局。不论在是景区宣传,亦或是周边产品等方面,依旧停留在景点本身。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比如在网上搜索龙潭大峡谷,几乎每一条信息里,都会出现“中国嶂谷第一峡”、“中国最美的四十个景点”、“世界上最美的峡谷”、“峡谷绝品”等用语。而龙潭大峡谷所处的新安县,很多的文化、本地特色却难寻踪迹。

而景区内部所贩售的小商品,因为没有融入本地特色,也与其它景区雷同,基本都已经产业化了。这种情况下,游客前往景区,则都是奔着峡谷本身而去,根本就不知道当地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买点小吃、饮料外,基本不会再购物。如此一来,其实就损失了很多的利润。

此外,从龙潭大峡谷宣布破产至今,已有多家知名媒体报道,龙潭大峡谷的门票收入不够用来偿还高额的利息,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龙潭大峡谷的主要收入依旧来着于门票。

而景区宣传一旦流于表面,却不注重内在的东西,那么游客又凭什么为景区买单。就像人一样,都说“漂亮的脸蛋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内涵,亦是经不起交往的。

当然,龙潭大峡谷的破产并非孤例,但足以引发大家的警醒和反思:在蒙眼狂奔之后,河南旅游业接下来该向哪儿走?

第一个倒下的5A景区,给河南旅游业留下哪些思考?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