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17:59 | 仙居发布
“太白梦游处,烟霞第一城”
因为一首诗走进一个梦
因为一个梦走进神仙居
在这片由奇峰、雄瀑、幽谷、密林
构成的神山秀水中
古往今来藏着许多的诗词和传说

第三届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分论坛(三)
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

10月13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共仙居县委、仙居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在美丽的仙居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何显明、钱文忠、查屏球、王福和等知名文旅界大咖以及30多位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深入探讨仙居天姥山文化,确立“神仙居就是天姥山”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
仙居县领导林虹、郦森迪、应文彬、吴国超、李忠民、陈伟鹰等出席分论坛。

论坛由复旦大学教授、全国唐诗学会秘书长查屏球主持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显明教授致欢迎词

何显明教授对仙居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作了阐述,并说明了李白与神仙居的关系。随后,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对仙居的文旅发展产生非凡意义。
仙居县委书记林虹向在场嘉宾介绍仙居县名和天姥山
▼▼▼

专家学者们围绕“李白与仙居天姥山”这一主旨,就仙居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历史地位、日后仙居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了主题演讲,向与会的领导、嘉宾们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同意见的交锋和跨界的交流对话使得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

查屏球

钱文忠

王福和

吴蓓

林家骊

何善蒙

周少雄

章伟

周琦

方炳乾

钱文忠教授说,到了天姥山,我就完全相信这是李白梦游的仙境;听了专家的报告,我就完全被说服这就是李白所写的天姥山。我认为仙居天姥山与李白的诗意境最近。仙居天姥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原型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仙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建设大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讲结束后,根据省内外文旅业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探讨,现场达成了《仙居共识—打响仙居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弘扬天姥山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仙居共识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借第三届中国县域绿色发展论坛召开之际,举行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分论坛,邀请知名教授和专家,一起探讨天姥山文化,并为打响仙居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深入考究、建言献策。
我们看到: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是发展振兴的强大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新组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浙江省委提出建设“养眼、养肺、养胃、养脑、养心”的诗画浙江大花园,并将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作为大花园建设的重要部署,发展文化旅游事业迎来历史性机遇。
我们认为:
仙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浙江建设大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嘉定赤城志》《浙江通志》《方舆胜览》《清代古今地舆全图》等史料相关记载,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就是如今的国家AAAAA级景区神仙居。
弘扬天姥山文化,唱响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和浙江名山公园,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的具体实践,是促进仙居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更是时代赋予仙居的历史使命。
我们倡议:
★进一步重视研究、挖掘天姥山文化,使其成为仙居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诗仙太白梦游地地标;
★进一步弘扬利用天姥山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实施神仙居提质扩容工程,早日建成独具特色的浙江名山公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进一步打响天姥山文化知名度,恢复使用“天姥山”古地名,让“神仙居就是天姥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们呼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统筹旅游和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更多的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到旅游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让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