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嶙峋,别有一番情趣。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清源天湖,其内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明代石室,矗立在天柱峰上的瑞像岩石室,创建于宋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初为木构,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改为仿木石构建筑。石室内的宋代石雕释迦瑞像,以天然崖璧雕凿而成,高4。62米,宽2米,作立状。佛像庄严大方,端庄慈祥,雕工精湛。穿过石室左侧的崖洞,豁然开阔,只见三块巨石恰似三条大蟒蛇,伸头出洞,故谓“三蟒出洞”。古时在山崖的平台处,建有“望州亭”,可俯瞰古城胜景。崖璧上显眼的“忘归”石刻二字,道出了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灵山圣墓,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灵山景区内。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
碧霄岩,碧霄岩分为上、下碧霄。从入口处仰视,碧空如线,又称“小有天”,洞旁的岩壁上刻有“透碧霄”三字。由洞口顺梯而下,便进入下碧霄。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此后,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又因长期废弃,城墙失修倒塌。1983年,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岛上。1987年举行“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纪念活动”及学术讨论会,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巨大兴趣,它是民族的骄傲,历史的丰碑。
泉州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余顷,连晋江通东溟,层峦迭翠,湖波凝烟,唐有“二公亭”、“东湖亭”,诗云十里沧波带古亭。架虹桥、植绮树,流光泛彩,为宴游佳处。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从唐贞元间刺史席相宴赴举的欧阳詹等八秀士于东湖亭后日渐驰名于世,成为旅游胜地。
宋、明二度疏浚,垒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胜概。尔后数百年间,历史变迁,湖区荒废,建筑无存,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的泉州留下没有一个公园的历史遗憾,建设东湖公园为泉州人民的迫切愿望。解放后,历届政府数度提出复建公园,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至1990年,泉州市委、市府顺应民情,决定重建,于1991年11月拉开建设序幕,94年春节正式开放。
公园规模308亩,其中水115亩。以中心湖水体为核心,环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轴线),“祈凤阁”(至高点),并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揽古亭”、“波恩亭”等构成幽雅休息区为为静区;建了儿童乐园,游船码头,双舟朝阳等构成娱乐服务区为“闹”区。同时还根据各个景点的人文景观创作了“百鲤广场”、“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谊芳林”、“百果秋园”、“荷里飘香”等16个植物景观、园林小品和草坪,营造12处景点山石和铺设形式各异的林间路9490.03M2,
园内绿化覆盖面占全园85%以上,铺植草皮6.5万m2,以本地树种为主,种植各种树木近2万株,各类花卉灌木近4.5万株,为提供公园四季不同时期绿化美化环境所需花木、苗木,还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亩。植物景观力寻自然界中的迹象和规律,景观自然、和谐、新颖。重建的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主体,吸收了国内外园林组景艺术,充分发挥泉州古建筑之精髓和誉满海内外之石碉、石刻。每个景点既有统一风格,又有各自历史特色、艺术特征,既承名城文脉,再现“星湖荷香”胜迹,又注入时代气息,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海滨邹鲁”之殊荣。经几年建设,
虽未完成规划,但已初俱规模,成为城市中一块不可多得、市民喜爱的绿洲。
仙公山
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位于市区马甲镇,南北朝时(公元480-520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誉。山中有仙灵桥、仙井、仙脚迹、仙棋盘仙茶树、仙排阁、贵雪双髻、荷潭印月等胜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在泉州市区的新车站乘坐到马甲的车,到马甲镇区下车,在仙公山山下停车场有车上山。在市区的中心客运站可以乘坐11路车到马甲,以同样的方式上山;
德化石牛山
石牛山位于德化县东部,主峰海拔1781米,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传说与太上老君骑青牛在此显化有关;该山是个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的火山塌陷盆地,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构成丰富多姿、奇妙无穷的岩石山洞。加上人们赋予种种的神话传说,使这一自然景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很多岩石上留有神奇的,有的直削悬立如碑坊,如城门,有的如笔架、如卧榻、如花朵、如飞凤等各种动物。这里洞群密布,大小多达一百多处,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永泰道人张自观、仙游道人肖朗瑞和闽清道人章朗庆曾在此斗魈魅。岩石上数十处的脚印、指印以及剑插石、铁砧石、洗剑泉、石面盆、演法自等遗迹。
山麓的石壶古寺,始建于明崇帧庚辰年(164O年),1939年兵乱中烧毁,近几年来已由侨胞、本县乡民集资修复。寺前有龙池,池内卧着石牛,在水中似沉似浮,形态逼真。石牛山还留有古代“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长生塔”、“石壶福地”、“洞天”、“大客台”和一些字迹模糊不清的摩崖诗刻和字刻;
交通:在泉州乘长途车到德化,再转乘前往石牛山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