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密云旅游 > 旅游景点推荐 >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作者:密云旅游
日期:2020-04-19 12:42:10
阅读:

2019-01-02 08: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朱海兵 金晨 罗亚妮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今天的大陈岛风光秀丽。 拍友 蔡治森 摄

一道渠,流淌激情岁月,润泽群山万民;一棵树,孕育美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一座桥,通向开放之门,激活千岛之城……风云激荡七十载,之江大地舞翩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亲历》版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浙江日报百名记者基层行”特别报道。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蹲点工厂港口,来到学校社区,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走转改”,增强“四力”,聚焦70年来城市与乡村的日新月异,聆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愿景心声,记录之江大地的强劲脉动。今推出第二篇《寻宝大陈岛》,敬请垂注。

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像大陈岛这样充满传奇色彩。

它孤悬于东海之上,总面积只有14.6平方公里,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习近平同志不仅一次登岛、两次回信,还凝练概括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

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省委书记车俊上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也曾作过形象而精辟的论述: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

有人说,这座小岛最大的宝藏就是垦荒精神,那么,垦荒精神因何不老,该如何传承?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日前再次登上了大陈岛。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放下了笔和采访本,更多的是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交流,去探寻大陈岛的精神宝藏。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上世纪50年代末,垦荒队员挥锄垦荒。 (资料照片)

“国家有需要,我们就来了”

在老垦荒队员的人生中,家和国从来就没有分开过。

登岛是周三上午,恰逢岛上冬日难得的好天气,天空湛蓝而高远。

在镇干部刘杰的引路下,我们来到了大陈镇政府边上的几幢橙红色三层小楼前。这里是留岛老垦荒队员集中居住的南田新村。1956年开始,先后有5批46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上岛,1960年撤销垦荒队建制后,还有部分老垦荒队员留了下来。这些垦荒队员让大陈岛褪去了“旧衣”,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大陈岛埋下了垦荒精神的宝藏。

小楼已很陈旧,但楼道特别干净,边上的柴垛也堆放得整整齐齐。坐在透进房间的阳光里,83岁的柳兴发,正专注地看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电视回放。

柳兴发是第一批上岛的垦荒队员,我们以前采访过,但他家屋内满墙的老照片,还是第一次看到。“那时候,岛上很破败,完整的房子都找不到。地雷倒是到处都有,但神奇的是,垦荒队员没有一个人出意外。”

“没想过真的出意外?”我们问。

“我们扛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旗子上岛时,就没想过那么多。”柳兴发平静地回答。

“国家有需要,我们就来了。”住在另一幢楼里的徐定寿也是同样的回答。91岁的他和老伴周银翠,都是1957年上岛的第二批垦荒队员。“我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大海风浪,结果晕船吐了一个星期。”徐定寿回忆说,“不过看看现在的生活,当时再辛苦都值得。”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青垦旧址公园正在施工中。 拍友 何文兵 摄

“条件不如大城市,但总得有人守在这里”

如果说在老垦荒队员身上,垦荒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那么在垦二代身上,体现更多的则是一种传承与担当。

在食堂吃过午饭,我们走到距镇政府只有几十米远的大陈实验学校。

偌大的校园,是大陈岛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全省第二渔场的大陈岛,聚集了一万多人口,学生最多时有800多人。

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17岁高中毕业就回岛做小学语文老师,迄今已坚守整整30年。现在,从引进开展帆板队文化教育,到配合成立省委党校“红色学府”讲习所大陈岛讲习点,再到筹建台州大陈岛干部学院,翁丽芬还在不停地“垦荒”,“她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大陈岛的教育就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一位老师说。

顺着学校往下走到山腰,是大陈镇卫生院,院长项文斌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岛的垦二代。1987年,项文斌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工作,但他选择回到大陈岛。后来离岛的机会还有很多,他也都婉拒了。

“不能走,也不想走。”项文斌说,“有居民就要有医疗服务,更何况现在岛上老人居多。即使这里的条件不如大城市,但也总得有人守着。”

如今,项文斌不仅把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定为下村义诊日,还公开了电话,随时上门接诊。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老垦荒队员柳兴发向记者展示图书,里面记载了他的垦荒故事。记者 罗亚妮 摄

“想想老垦荒队员,就又充满了干劲”

不论时代如何改变,垦荒精神永远都不能忘,党员干部更要成为模范践行者。

镇干部集体宿舍就在山脚下的镇政府食堂边,我们跟刘杰一起去吃晚饭时,还顺带参观了他在一楼的房间。里边的家具,只有一张小床、一个简易衣柜和一台25英寸彩电,白纸糊贴在潮湿剥落的墙面上。

调到岛上工作一年多的刘杰向我们传授了很多岛上生活“小技巧”。比如,“岛上湿气重,春夏季周末不能开窗,不然回来后席子长毛、被子发潮,得关紧窗、竖草席,被子搁椅子上,才管用。”

与刘杰的轻描淡写不同,密集的工作、几近于无的娱乐生活、天气变恶劣就取消的班船……则让大学毕业,带着浪漫海岛梦来报到的镇党政办文书陈雪妮“崩溃到哭”。但令这位22岁的姑娘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没过多少时间,竟然也习惯了,“大概是因为所有镇干部都是一样的生活。”她笑着说。

白天走村、晚上加班,一年多的岛上生活,也让陈雪妮改变了不少。“岛上的居民很纯朴,我们付出越多,回报越多。”坐下不到10分钟,她就接了7个工作电话。不过,她还是不断强调,与老垦荒队员的辛苦与付出相比,还差得远呢。

被陈雪妮昵称为“我的燕”的镇社发办副主任王燕,也有相似的感受。“真的很难想象60多年前的垦荒生活,会是何等艰辛。”上岛5年来,手机视频和语音,是王燕和两个年幼子女沟通的最常用方式。她说,有时候情绪波动,但只要想一想老垦荒队员,就又充满了干劲。

在镇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小勇的心头,还深藏着一个遗憾。两年前,他的母亲遭遇车祸,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谁知班船因大风停航,直到第三天才恢复,等他赶到江苏老家时,已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虽然很痛苦,但在岛上工作,我们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说。

“他们是可爱又可敬的新一代垦荒者。”谈起这群同事,镇党委书记倪国正有感而发。

离开镇政府时,夜已深,但回头望去,几乎各个办公室都亮着灯。开车送我们去住处的司机笑着说,这早已是岛上的夜景了。

“岛上创业急不来,我们办事却很快”

垦荒精神源自于一群普通劳动者的共同创造,只有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早晨,走在梅花湾畔的三角街,有一间名叫“廿九海狸”的音乐餐厅特别引人注目。老板是一位80后椒江人,叫钟威。2016年,他第一次乘船来大陈岛,是为了探望在岛上工作的朋友。钟威告诉我们,这一路上,他吐得天旋地转,但还是被岛上风光给迷住了,于是决定把一栋老屋改造成集餐厅、酒吧、咖啡吧为一体的岛上第一家音乐餐厅。

2018年5月餐厅试营业时,我们就参观过。半年多过去了,钟威却告诉我们,餐厅还在试营业。原来,他连着准备了3次开业仪式,都由于天气突然变化、班船停开的原因取消了。

“我想在台风季前开业,天气应该不会再有问题了吧?”钟威向刘杰征询。

镇干部刘杰还有一个身份——“游小二”。在大陈岛上,有三支都是由镇干部兼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包括通过代办让“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惠及岛上居民的“渔小二”、带头上阵讲解推荐大陈岛旅游资源的“游小二”、积极主动为招商引资提供周到服务的“店小二”。

见“游小二”赞同自己的想法,钟威的神情轻松多了,转身对我们说:“岛上的这种‘小二式’服务真是太好了,已帮我解决过很多烦恼。”

在与“廿九海狸”只有几步之遥的大陈岛敬老院里,负责人黄优优正在和食堂师傅一起包饺子,准备中午煮给老人吃。

这是岛上首个敬老院,属于公建民营,2018年9月开始运营,健身活动室、医务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黄优优告诉我们,镇里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转变老人的养老观念,让他们更好地颐养天年。

为了带动群众共同建设大陈岛,镇政府为创业创新提供了各种便利。“岛上创业急不来,我们办事却很快。对有社会需求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业态,镇里不仅要提供各种基本的公共服务,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制’服务。”倪国正告诉我们,这些年,大陈岛已彻底解决用电、用水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目前正在想方设法解决物流不便这一最大困扰,好让岛上居民便捷地寄收快递。

百名记者基层行丨寻宝大陈岛 它因何不老 又如何传承

老垦荒队员徐定寿讲述垦荒故事。记者 罗亚妮 摄

“在大陈岛,人人都是新垦荒者”

垦荒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的传承与弘扬也应是全方位全领域的。

开着垃圾清运车,我们和大陈镇城建办主任苏敏一起,冒雨进行一天至少一次的环岛巡视。

清除路障垃圾、排除安全隐患、察看项目进程……一路上,苏敏不时停车,还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今年岛上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遍地开花。15个区级重大项目,13个镇级民生项目,每一个都疏忽不得。”苏敏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垦荒精神。岛上施工困难多,项目施工方更要传承与弘扬垦荒精神。

在建的青垦纪念馆,是大陈岛第一座钢架结构工程,有4层楼高。我们看到,大型钢柱就多达30来根,最大的几根钢柱有20多米长、36吨重。

这些庞然大物如何运到半山腰?工地负责人说,岛上道路狭窄,就用两辆小货车“扛”,一根钢柱要花一整天才能运到工地。

哪里要改变,哪里就需要垦荒精神。土地堂的精品民宿群,也可以说是“垦荒”的成果。

“以前靠捕鱼谋生,如今捕鱼是为了烧给住客吃。”打鱼回来的毛再方热情邀请我们到他家的民宿参观。58岁的他当过多年渔民,后来将自家两间老石屋改造成了民宿,没想到生意异常火爆,“一到周末、节假日,房间就没得空。”

得益于民宿业的迅猛发展,2018年前10个月,大陈岛累计接待游客12.9万人次,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64万元。

“在大陈岛,人人都需要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原在椒江从事服装生意的茅兆正,到大陈岛改行当起了“渔民”。他告诉我们,在大陈岛,人人都是新垦荒者。这些年,大陈渔民先后探索了浅水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如今又开创性地研究推广起大型铜网、新一代深水网箱技术等,使黄鱼成活率提高到90%。

2018年1至10月,大陈岛渔业总产值3.81亿元,渔业水产品总产量5.03万吨,同比增长11.3%,海水养殖年产量增至8370吨,产值2.7亿元,其中大黄鱼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踏上回程,我们回头望向紧张施工中的新码头,这一次寻宝亲历,让我们对大陈岛垦荒精神有了更深切的理解,特别是当这种精神宝藏成为文化,成为传统,融入血脉,自然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