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了,不游了
分片住下来
在这里载桩
在这里立寨
在这里建勐
——摘自《傣族创始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
这是一段用汉语翻译用傣文书就的《傣族创始史诗》,讲述了西双版纳傣族先祖创世史。
留存于西双版纳庙塔寺院里的贝叶经以及村寨里的傣文手抄本,则为我们记录了一个传承800多年勐泐国史诗。
直至今日,泰国北部难府旺帕县农波村的傣泐还保留着对西双版纳的认同。每年12月,他们会祭祀祖先,与西双版纳的“毫瓦萨”“奥瓦萨”一样。该村还在1985年修建了勐泐国始祖帕雅真的塑像。泰国当地傣泐人与西双版纳的傣族语言相通,他们使用的经典文字与西双版纳也基本相通,村寨里都保留着很多手抄本,记录着傣泐历史和经文。
在傣族民众心里,傣文的曼妙远不止于此。如果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仍在世,致力于傣文化研究、精通中英文的他,一定会用更美妙的文字来诠释傣族先祖的创始史。
逐水而居,版纳傣族的世居文化
中华民族史,上下五千年,抛开封建君主的政权更迭,若论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一定少不了与水为邻、伴水而居的农耕文化史。古人的房子多依水而建, 许多古城也由河流孕育而出。
从《诗经》、唐诗宋词,直至延续600多年明清两个朝代诸多的文人雅士集,与水相关的曼妙文字,数不胜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云南西双版纳,珍藏于寺院中尚有留存的手抄本,除了记录佛经,更多是记录傣族先祖创始史以及世居傣族代代相传的智慧锦囊。当然,与水相关的生活哲理,比比皆是。
傣族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
在西双版纳,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简称“水傣”。这里的傣族群众,男女老少皆温文尔雅,非常平和,他们笑容灿烂,时时给人以和风细雨、如春天般温暖之感;每年4月泼水节,村村寨寨的佛寺里都要举行隆重的 “沐佛”活动,“沐佛”活动结束后,人们用纯净的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
2019年的西双版纳景洪市,就在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西双版纳枢纽站附近,地处澜沧江和流沙河交汇处的一宗陆地高地,这里就是存世近800年的勐泐国宫殿遗址。站在这里,背倚高地,俯瞰脚下的澜沧江,远眺不远处的景洪城区。
在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中,背山面水被视为风水宝地,被无数政要、文人墨客视为居家首选。直至今天,无论身居何处,若有条件选择居家环境,上风上水、背山面水,依旧是人们的首选。
从勐泐故宫遗址不难看出,早在800多年前,西双版纳首任召片领帕雅真就把勐泐国都城选址于此,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依山建筑,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勐泐故宫的宏大气派,又一次佐证了孔子说过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如今的西双版纳,金碧辉煌的塔寺庙宇,澜沧江上的六国风情街,每年4月的泼水节,穿行其间,从建筑、民俗、文化、饮食等等,无不表明这是一个有着醇美东南亚风情的神奇之地。
这里,就是一个温柔的水乡。
傣文化谜之风情,世人景仰
傣文化中,南传佛教占据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男子出家也是傣族的一个传统习俗,“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经书是课本。” 这是西双版纳曾经盛行的独特现象,佛寺一度是傣族人受教育、学文化、习礼仪的重要场所。
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8岁时就曾到寺院里当小和尚,历时2年,他在寺院里学习傣族历史,研习傣文化、佛教文化。
2017年,刀世勋唯一的孙子刀孟榛,也曾经历两星期的短期出家修行。刀孟榛是改革开放后继刀世勋之后的第一个傣族正统皇室的出家之人。值得一提的是,刀孟榛的名字是刀世勋老先生亲自取的,这个名字蕴藏深意,“刀孟”(傣语谐音为召勐)是古时候傣族皇室的称谓,“榛”(谐音为“帕雅真”的“真”)寓意是傣族王国的建立者帕雅真的后代。
时光回溯到公元1180年,大理国银生节度使帕雅真,率傣族军民沿澜沧江南下,在景陇(今景洪)建立“勐泐国”,也称“景陇金殿国”。宋朝孝宗皇帝封帕雅真为大将军,而后,帕雅真先建都城于景兰(今景洪市景洪镇曼景兰),后迁都城于三面环水、背靠青山、难攻易守的宝地——允帕钪。
迁都允帕钪后,历代封建君主大兴土木建宫殿,傣族称为“喝罕”(意为金殿,即勐泐故宫的宫殿),并在澜沧江边开辟街道,兴建了西双版纳十二景之一的允帕钪。
《泐史》记载,勐泐故宫以傣王金殿为中心,呈扩散式布局,向外分布王宫议事庭“勒司廊”,傣王寝宫“贺罕”、洼龙勐佛寺及八个寨子,靠近澜沧江畔,则是长2公里、宽30米繁华的宣慰街。数百年来,这里的每一年,庆典繁多、热闹异常。
地处勐泐故宫旧址的洼龙勐佛寺一度是西双版纳的总佛寺,统领着分散在西双版纳各地、大大小小的佛寺。
而今的西双版纳,有大大小小佛寺550多座,佛塔150多座,堪称全国之最。
时至今日,勐泐故宫遗址依旧留存塔庄慕、塔庄董、圣泉,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心目中,这些都是圣物。每年,大量的本地傣族、泰国泰族、老挝老挝族、缅甸掸族等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慕名而来,前来朝拜。
多条“通天路”,筑就新传奇
2019年8月6日,随着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架桥机将一片长32米、重134吨的T梁,稳稳落定在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内的橄榄坝特大桥上,标志着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国内段第一长桥顺利架通,为中老昆万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意味着,西双版纳景洪市正朝泛亚铁路中枢站目标更进一步。
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是沟通西双版纳与南亚、东南亚的“钢铁丝绸之路”。泛亚铁路的建设与完善,使之成为连接云南及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社会经济的枢纽带和桥梁,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中国和东南亚的旅游开发,形成云南-东南亚黄金旅游线。就在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西双版纳枢纽站附近,地处澜沧江和流沙河交汇处的一宗陆地高地,是存世近800年的勐泐国宫殿遗址。如今,这里正原址重建。
这个名为勐泐故宫傣文化旅游小镇,将以勐泐王朝文化为基础,以盛世穿越为亮点,打造历史文化主题旅游小镇。项目在“严谨、自由”的理念之下,以寺塔遗址为灵魂,以王宫复建为核心,将宫寺作为文化景区,同时在具有浓郁傣族文化符号的“一街八寨”硬件设施打造基础上,形成系统且各有侧重的表现傣族文化、禅修文化、历史文化、雨林文化,集合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避寒旅居、康体健身、养老养生为一体,籍以满足当前全球旅游消费者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满足旅游爱好者在求新、求奇、求异、逃离都市回归大自然的心理,打造为集宗教朝圣、历史展示、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傣文化旅游小镇。
回望800年来的勐泐故宫,傣族先祖们沿着澜沧江来到景洪城,沿着这条江将傣泐文化,沿江传播,而后至东南亚周边国家。被称为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湄公河,从西双版纳出境,出境后称湄公河,就是这样一条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黄金水道,成为将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周边国家联系在一起的“通天水道”。
进入21世纪,从西双版纳出发的,除了澜沧江水道,还有航空和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从西双版纳出境,西双版纳国际机场现已开通29条国内航线和3条国际、地区航线。再加上交流频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道,从西双版纳出发的多条“通天路”,在新时代、新机遇下,一定会为世界筑就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