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秋天,随团去东北旅游,紧接着又去了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参崴,为什么不说海参崴呢?那是中国的名字,现在却成了外国的了。早在100多年前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里,被沙俄强行掳去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中,其中就有海参崴。如今还是那个地方,却物是人非、成了外国了,心里的这道坎难以过去。今天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呢,曾标榜”老大哥”的西方强国强在哪里呢?抱着沉重和好奇的心理,走进了绿皮旅游专列。专列在华北大平原上呼啸着,跨过山海关,入松辽平原,直抵哈尔滨。
哈尔滨是东北重镇,古老的略显陈旧的建筑比比皆是,中外混搭的建筑风格告诉我们,这里离外国不远了。逼仄的古老街道上挤满了行人车辆,不高的行道树没有南方树木那样的枝繁叶茂,畏畏缩缩的显得没有活力,匆匆忙忙的行人拥挤在街面上,一群花枝招展的俄罗斯姑娘,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洋鼓洋号招摇过市,听路人说她们是在去某处演出的。我们的团队沿街往北一拐,走上了松花江畔,这里是沿江而建的”斯大林公园“,狭长瘦窄的林阴带公园里,游人如织,有的在唱歌跳舞,有的在打拳舞剑,宽阔的江面上激流滚滚、波浪涛涛,江风阵阵,江畔岸边耸立着一座抗洪纪念碑,是为纪念1955年哈尔滨军民胜利抗击松花江特大洪水而修建的,意义重大,人们纷纷拍照留念。第二天我们乘车来到了边境城市绥芬河,办理了一切通关手续,随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东西伯利亚和东北大平原是同种同样的黑土地,不同的是:乌苏里江以西我国境内是漫湖遍野的大豆玉米的庄稼地,乌苏里江以东的俄罗斯一方则是一望无际的荒草野地,满目荒凉,看不到任何生机,秋风吹过起伏的荒草,也未见到一头牛、一只羊,听到的是野风呼啸,看到的是苍鹰奔兔,几棵杂树在天际点缀,几条干沟在脚下闪过。没有耕机轰鸣,没有人马欢叫。在寂寞中走了几个小时,才偶然见有一个小村庄,几户人家的屋顶显现在斜阳的余辉里,一个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大概是在弄农具,汽车一掠而过没能看清楚。过了一村,似乎没有下一个店了,我们不得不又在荒凉寂寞中煎熬。车下的公路也不架势,沆沆洼洼、高低不平,车子颠颠跛跛、上下跳舞,那样的沙石路和我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公路水平不相上下,扬起的尘土随着贼风,硬是从紧闭的车玻璃窗缝中挤进来,裹着灰尘在车内肆虐,弄得大家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前面来到了一处建桥工地,几堆块石、木料、沙子挡住了去路,一台吊机吃力的掛着构件,没见到什么建桥工人。大巴车顺着旁边的便桥,缓缓驶上对岸,消失在扬起的尘灰中。
整整走了将近一天,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终于见到远处出现了楼房的影子,海参崴就要到了。
海参崴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远东著名的海滨城市,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是远东地区的军事战略要地,它南面濒海,一座跨海大桥连接起后面的大陆。我们的旅游大巴终于驶上了大桥,透过两边粗大的钢梁栏杆,大海一览无余,夕阳的余辉洒在湛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涛的起伏,像一串串跳跃的金色音符,为我们奏起欢迎的乐章,人们纷纷注目观望,欣赏这异域的风景;出港的舰艇,归来的渔舟,在桥梁的框架中变幻着画面,又成了一幅幅迷人的水墨画。这是在中国?是的,这里曾是中华,该死的清帝却割给了沙俄。我一下又消沉起来,匆匆过了大桥,住进了一个小旅馆。
天下的团餐大概都是一样的:”菜不少、味不好,饭不限、能吃饱。”我和供电局的焦苏一、刘格平住在一个标间,囫囵吞枣的吃完晚饭,想到街上看个夜景,出门往左一拐进入了大街,在国内现在应该是夜市开张、灯火辉煌,人流不断、买卖兴隆的时刻,然而这里此时却是黑灯瞎火、悄无声息,别说人流了,连人影也没见几个,处处关门闭户,哪里有什么超市商店?几盏昏暗的路灯,散发出稀疏的光线,我们硬着头皮向前走约百多米,才看到路旁的街棚下,有两个人正用水管刷车冲地,流到地上的水挡住了去路,我们早没有了观景的冲动,只好打道回府,扫兴而归。打开电视,纷乱的画面,叽哩呱啦的俄语,看不出所以然,手机也失去了信号,我们像走进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只好望着天花板出神,被动的回忆着家乡的商场夜市,这时亲友们或许正在广场跳舞、在超市购物,说不定正与亲朋好友觥筹交错的欢聚一堂呢。
一夜无话,第二天要出去游玩了,我们一行穿过大街,走向大巴车仃放的地方,街道不是宽阔平直,而是高低不平的有坡度。然而川流不息的汽车却很有人性化,大白天车前的小灯一直亮着不息,遇到过路的行人,那怕不在红绿灯的地方,车也会仃下来,让行人过去后再行驶,这让我们大感意外,据导游说,车灯亮着也是在提醒路人:”这里有车,注意安全。”怪不得满大街的车前小灯都闪闪发着黄色的光亮呢。这倒是一个好创意。
我们去参观的是列宁火车站,也就是海参崴火车站,车站不大,它的意义在于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头的终点站,而且面临太平洋,所以用列宁的名字命名,可见非同一般。我们步行穿过一座廊桥,一列火车正好通过,过桥后在车站前的小广场上集中,广场的北边是一座列宁的雕像,我们漫步在小广场上,留连忘还,拍照留念,领略太平洋沿岸异国他乡的风情。
俄罗斯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国家,所到之处,文武皆备,就说海参崴吧,被他们抢夺去仅一百多年,却到处都是俄罗斯的影子,大中华的元素看不到了,除了人的面孔和文字不同以外,各种场合景点全是俄罗斯化,火车站前是列宁的雕像,许多景点是文化名人如高尔基、普希金等大文豪的雕像,他们的爱国主义可谓无孔不入。特别在沿海一带更为突出,我徜徉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大楼门前,看到大海里出入的舰艇,军人的昂扬精神,难怪他们敢于和美国争霸。在一个斜坡中心的平台上,有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尖尖的塔项,庄严肃穆,塔碑前是一方硕大的长方平台,底边是精美的花边雕饰花纹,平台正中央大五星中间,是一盆燃着火焰的聖火,长年不息,风雨不断。这火焰是记念为国战死的烈士,也是给生者前进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我在聖火前伫立良久,思绪如潮。而离聖火碑塔不远处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东正教堂,虔诚的东正教徒挤了一屋子,虽然外面游客熙熙攘攘,但教徒们却旁若无人,专心模拜着心中的偶像,没有因人声嘈杂而中断或分心,也许这就是力量的源泉吧。更令人叫绝的是,他们把一个报废的潜艇,没有像废铁一样仍掉,而是变废为宝,建成一个供人游览的景点,既有经济收入,又能教育传承尚武精神,岂不一举两得!我们几个人全部随人流挤了进去,潜艇的空间很小,狭窄的令人桎息,但内部都是原汁原味的真实设备,壁上悬有该艇的英雄人物照片和它的光荣战斗历史标注,看过的人无不感到振奋。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军事记念实物展。
在俄罗斯没有进过专门的购物商店,不多的超市里物品一般,有意思的是,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超市的门很小,且开在不显眼的地方,有时甚至为了找超市的门而颇废周折,不像我们这里的超市,把门开的大而又大。买什么旅游礼品呢?这里没有的,我们那里有;这里有的,不一定比我们那里的好,比较再三,买了一款”套娃”,一款里套叠5一8个模样滑稽俊俏的俄罗斯小姑娘,很有异国地方特色,颇受大家青睐。
终于返回了,我们坐上了开往边境的火车,列车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凭窗远眺,一样的没有人烟、没有生息,只是偶尔看到一些堆起来的干枯的树棒枝条,才能感到这里有人存在的迹像。列车在一个小站仃了下来,接着是办理漫长的通关手续。办通关手续不是去海关,而是在火车上进行。俄方两个海关人员坐在车厢一头,逐个喊名验过正身,证件加印毕,接下来便要我们等待,耐着性子等待全车人一个个的办理完,车外是俄方的穿制服的男女边防人员值班,看守着列车,我们不能随便行动,只能望车兴叹,俄方的值班人员换了又换,语言不通无法打听原因,心里急的起狼烟,列车依旧岿然不动。1个小时过去了,对于归心似箭的我们来说却象过了好几年。当车头喷气、车轮转动的时候,我们才长出一口气:回家了。又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换上了大巴车,向边境线驰去,不多时中俄相对应分设的关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俄方一则陈旧的房舍,破败的围栏,扬尘的公路,零星的山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再向前则是中国的关卡了,漂亮的大楼上漂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向前方,茂密的山林列队欢迎我们的回来。刚过关卡来到我方一侧,马上传来了祖国的信息,手机屏幕上立即显现出北京时间,电话也通了,似乎回到了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大家顿时神清气爽、心胸开朗,车里的人活跃起来,有的吃起水果,有的收拾身边的物品,交谈着、喜笑着,热闹而温馨一一回家的感觉真好。”在家千日好,出外才知难。”没有出过国的不知道,甚至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出去一趟,才深切的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月亮还是中国的圆,太阳也是中国的好。
- 上一篇:海南首家携程旅游门店签约落地海口
- 下一篇:澄城县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调研报告